澄海会馆“乘风破浪”45载
薛方基 报道
2010年12月10日
海内外嘉宾宗亲今晚共庆贺
澄海会馆今晚(10日)在新加坡博览中心的福满楼举行联欢宴会,欢庆45周年纪念,迎来了海内外嘉宾宗亲的祝贺,场面非常热闹.大会主宾贸工部长、西海岸集选区国会议员兼该会名誉顾问林勛强亲临主持仪式. 林勛强部长也是澄海人.澄海会馆总务吴锦俊在受访时表示, 会馆成立于1965年8月17日, 会所在芽笼25A巷, 今晚很高兴邀请到本地六大潮人会馆,潮安、潮阳、揭阳、普宁、惠来、饶平以及潮社领导同欢共庆之外,更难得的是邀请到海外潮人领袖及团体参加盛会.他说,海外嘉宾包括中国汕头市澄海区政协主席曾为民、外事侨务局局长王利标、泰国澄海同乡会会长许继荣、香港澄海联谊会会长孙志文以及深圳澄籍潮人促进会会长许少汕.他说,澄海会馆成立45载,回顾历史,澄海先贤佘有进已早于1823年从汕头南渡新加坡,值得一提的是先贤们也是率先在新加坡组织宗乡会馆的发起人.他说,不说不知,佘有进在1845年主导成立义安公司,林义顺在1929年发起组织潮州八邑会馆、李伟南在1938年领导筹组广东会,充分体现了移民海外的华人,在事业有成后不忘服务社会,凝聚乡亲社群的精神.自1965年就已为会馆服务, 担任总务也有20多年的吴锦俊说, 澄邑先贤坚忍不拔, 排除困难, 为社群谋福利, 这为会馆奠下稳固的基础,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 全体理事能进一步发扬先贤自强不息的精神,同心协力地为乡亲福利, 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几经搬迁 未阻 ‘ 澄海 ’ 宏志
澄海会馆在1965年成立至今, 几经搬迁, 但仍不能阻止澄海 ‘乘风破浪’ 的雄心壮志和社会义务. 澄海会馆会长李秀炎表示, 澄海会馆的会员已超过千人, 作为一个地缘性组织, 他们谨记与时并进、联系乡谊和为乡亲提供福利的责任,也没忘记积极参与社区福利工作, 为促进国人与社会的认同与团结尽一份力.他说, 该会馆也很重视与世界各地乡亲的联系, 每一年都会组团出席祖籍故乡中国澄海区和其他各地澄海同乡会所举办的庆典, 加强国际交流.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 在李秀炎会长的领导下, 澄海会馆庆祝成立40周年, 除了广邀世界各地澄邑乡团和各界人士参与其盛之外,还以“ 乘风破浪 ”为主题,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李志贤博士编撰出版了一本纪念特刊.他很高兴, 以“ 红头船 ”为象征来弘扬澄海人的精神,特刊在编辑上力求突破,着重文献素材、历史照片,介绍会馆的历史和会务,以及早期澄海籍移民的历史与社会文化、先贤名人的特写,引起了本地和东南亚各地很大的反响,好评如潮.因此,他希望全体理事和会员,不论是碰上什么困难,都能“ 乘风破浪 ”的精神,勇往直前.
一县、二水、三桥
副会长洪仪生于‘青年团聚餐会上’畅谈澄海之“一县、二水、三桥”
2004年10月10日
各位乡亲、各位同学:
今日澄海会馆青年组成立,有幸共同庆祝,尤其能和新加坡潮州留学生会同学同在本会馆礼堂中聚首,可说是有朋自家乡来不亦悦乎,青年团团长蔡华春乡亲,要我支持青年会,谈谈有关澄海的故事,而我盛情难却,受之有愧,只因学历太浅,只不过是澄城景韩小三年级生,好吧!就我所见所闻,谈谈民间传说,抱歉,若我说华语,其实大半含潮州音,我还是用正宗澄海话如何?
当1980年秋天到祖乡探亲,拜访过父老兄弟们,在闲谈中,谈到首任人民县长余锡渠,他身穿青绿色装和其他公务员一样,坐能升堂办案,行可配着节日跳舞,口唱秧歌,其歌词有力亲切,很深入人心。每逢春水雨漏,他亦学夏禹治水,城中如四水归、郭厝市、楼下头、公婆树、以及内外五乡低田者,在青黄不接的四月天,农民是非常痛苦,俗语说:“低田可泻水”,形容穷人可欺负,所以他决心治水。但要从何治起,他先把十七个出海口堵塞十一个,存六个。而后再添建三个,共九个成集水区。韩江下游再筑多条支流灌水区,并利用田头田尾保留共通水沟。农民如要出入水,就请自便,一人动用耙头,可省人力水车踏水。
澄海自明朝周行县太爷至今四百多年兴旺不衰,全靠二条水,南洋大溪、外砂大溪,通往府城内地川流不息。外通东南亚四通八达,如暹罗(泰国)、石叻(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尼)等国。所以澄海侨乡名气,中外驰名。最著名者该在二百年前,澄海樟林乡红头船时代东方红了半边天。澄海要建三桥,东里桥、南洋桥、外砂桥,此大胆建议惊坏了人民群众,为何大惊小怪,因为当时物资奇缺,那里不头痛,但澄海人机智过人,左脑右脑并用想出了一个春天来。天时、地利、人和,团结就是力量,先把澄海东西南北城门全拆了,成了环城路。从此城内人与乡下人不分彼此,把城石砌成桥屯,又把近海莱芜大细溪河的蛤蚌外壳烧成灰料,就地取之不尽的外砂沙土;三桥终于在1958年至1960年建成。
21 thoughts on “历年活动”
Comments are closed.